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,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。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,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

我知道了

解讀6大趨勢,帶你看懂私校門道

作者:張瀞文 (親子天下專特刊24期)

當學生愈來愈少、家長想法愈來愈多,私校做為一個對環境變動反應靈敏的「教育體」,因應市場需求,逐漸發展出六大趨勢,家長該如何看待這些改變?

解讀6大趨勢,教你看懂私校

圖片來源:楊煥世攝

2018年最新│蒐集全台灣170+實驗學校全覽:親子天下3月號《實驗學校怎麼選?》


孩子適合什麼學校?從國際雙語、私立學校到實驗教育,親子天下提供完整選校分析&家長經驗談:【選擇學校】線上特刊


Q1:為什麼要離開體制內學校?


愈來愈多考慮為孩子中小學階段選擇私校的家長,背後透露著現階段公校無法滿足的需求。譬如,針對雙薪家庭下課後的安親問題、國中霸凌問題、別於體制內的課程設計、精實的英語教學等。


十二年國教上路,政策複雜難懂、政策形成過程反覆變動,讓多數家長憂心忡忡,非常「客戶導向」的私校,彈性應對反而給家長安全感。


但是,把孩子送進私立中小學,並不代表能解決孩子學習的所有問題。私立中小學有各自的特色和相對優勢,但是這些特色優勢的背後,也有其他需要考量的犧牲。譬如,更多待在學校的時數、更高昂的服務價格,乃至經過篩選,太過單一的學生樣貌,讓孩子容易缺乏多元特質的激盪等等。


《親子天下》整理出六大變化和背後對家長的影響。值得考慮選擇私校的家長深入思考和衡量。


趨勢1  樣貌更多元  選擇多,家長更清楚需求


「社會型態改變,現在家長移動能力高,需求不同,要滿足家長不容易。」曾任新北市秀山國小校長林文生觀察。在課程內容、行政運作、人員聘任都受限的「多數公立學校」的環境,每所私校的存在,都反應了家長的「不同需求」。家長在公校教育得不到滿足的,常常轉而尋求私校。純女校或純男校、國際學校、特定宗教立學學校、另類教育理念學校、擁有高社經同儕的學校......,每個父母將孩子往私校送有不同的需求。


私校並非是一種學校,而是一個異質的集合體,這個異質,在這十年間因為家長的需求而更顯多元。


例如,在雲林最新的兩所私校,一所是有著城堡般校舍的雙語學校維多利亞,一所是學生過著修行生活的福智。這兩所私校,風格迥異,也與雲林傳統老牌勤教嚴管的教會私校,大有不同。又例如,同樣是佛教學校,慈濟中學、普台中學和福智中學也有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

家長在選擇之前,要認清自己要的是什麼,才可能從樣貌多元的私立學校中找到對的目標。


趨勢2  學校品牌化  12年一貫,好學校得趁早卡位


一次購足的「十二年一貫學園」趨勢,在十二年國教的發展下,更加的蓬勃。家長要的不只是國中,還希望學校往上到高中、往下到國小。期待找到一個可信賴的「品牌」後,就可以一勞永逸,安心的讓孩子從國小念到考上大學。


台北市貴族私校復興中小學,就在二○○六年往上延伸至高中;南投的普台中小學、台中的葳格中小學及新北市的時雨國中也都成立了高中部。也有學校將向下延伸,宜蘭中道中學和新北淡江高中,都在二○○七年開辦小學,提前卡位。就算先天有限制,無法延伸學制的學校也會做策略聯盟。台南市的寶仁小學,就和台南港明中學結為姊妹校,寶仁會輔導畢業生考港明國中部的入學考。


十二年一貫的學園不僅回應家長需求,也是許多辦學者的夢想。淡江高中校長劉建政提到當初設立小學部的原因,其中一個就是「培養自己的人」。復興中小學往上設高中的原因則是「課程連貫,真正培養人才。」前任校長李珀說。


十二年一貫的趨勢在濁水溪以南並不明顯,南部仍是以六年的完全中學居多。完中的「直升制度」讓國中部優秀學生留下來,是私校穩定高中升學率的原因之一。


趨勢3  國際、雙語班興起  加重英文,勢將犧牲其他課程


近年來對國際化的重視,反應在家長對私校的需求上,最具體的做法就是加強「英語力」。


英語教育常常是家長送孩子進私校的考量之一,但現在光增加英語時數已不夠,家長選校時還看師資、課程等。幾所新興私校如高雄義大高中、雲林維多利亞中學都強調雙語課程、外師教學,以及設有國際班,甚至引進國際認證課程,讓學生畢業可以和國外大學無縫銜接。


這幾年,為了拉抬招生人數,許多私小都成立雙語班,就連在印象中教育競爭低的花蓮,也有雙語班。因為去年私校法修法通過,允許沒有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,辦學、招生、收費有更大空間,許多國際學校、雙語班紛紛成立,甚至可以收外籍學生。


但是強調英語課程,勢必犧牲其他課程的時間。甚至有些私立學校導入國際學校體制的雙語課程,與目前九年一貫課程並不相容,使得要留在台灣考高中的學生,必須額外加課兼顧兩個體系的學習,佔用課後和假期的時間。這是不是最適合你家孩子的學習模式,家長也應該仔細評估。


趨勢4  快速回應需求  把家長當客戶,更積極溝通


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,全心信賴學校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。學校需要和家長有更多的溝通。私校比公立學校更快的打開校門,和家長頻繁互動,對家長的質疑與需求,幾乎都能在最短時間回應。


雲林維多利亞中學,常有家長質疑為何不教KK音標,家長有質疑,學校就開說明會,創校之初幾乎每週都有說明會,透過不斷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學專業的信賴。


新北市裕德中小學的海外遊學團,在國內的家長可以從臉書上的「實況報導」知道,遊學中的孩子在做什麼?發生什麼有趣的事?「私校很重視『客戶滿意度』,」從公校退休的前裕德校長黃三吉說:「一定會有怪獸家長,但那是極少數,校長和老師要有能力說服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做,這是教育專業。」


「市場靈敏度」現在更重要。最明顯的改變是,早期各區獨佔鰲頭的教會學校現在已經不再是唯一,少子化、新興私校帶走學生,使得許多教會學校「思變」。早期校長以修女為主,現在多不是修女了;以前教會學校依著自己的理念辦學,不用理會教育流行,現在只有理念已不足夠,還要洞悉教育潮流、市場需求、懂溝通。


但是「市場化」也使堅守教育價值的教會學校面臨兩難。有些教會學校私下表示,學校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獨特價值,堅持常態分班教學、不舉辦入學考試,但是卻讓家長覺得教學品質沒保障,這幾年,招生成效不彰,開始有老師希望能力分班、考試招生。


趨勢5  更注重教學  聘名師,開放觀課,衝升學率


升學率一直是私校的招生利基,但是現在的私校拚升學的方式不再只是苦逼學生「認真學」,也反過來要求老師「專業教」。


前幾年的做法是外求,不少私校重金禮聘補習班名師,像是台中華盛頓中學、宜蘭慧燈中學即是。


近兩年,教學專業被重視,愈來愈多學校回過來要求教學。台北市薇閣高中實施觀課評課制度已經有二十年歷史,校長每天至少抽一堂,上課前十分鐘才通知被觀課老師,校長帶著主任、領域老師觀課並錄影,課後立即做檢討,以確保做到最高效能的教學。因為教學效能強,北部某私校今年從薇閣挖走了好幾個老師。新北市南山中學則是有一套讓其他學校不敢效尤的「開放教室」。學校除了鼓勵老師彼此觀課,也開放家長聽課。


私校為了拚出具體成績,給家長看。因此在意「好老師、好教學」,但是好老師和好教學追求的目標是升學率,還是孩子的能力?家長在乎的是孩子考上好大學,還是有健康的性格和學習的熱情?家長選擇時可以多多觀察學校拿出來的「成績單」,是否是自己最期待孩子得到的那一種。


趨勢6  超值的課後活動  帶比賽,教常規全都包


「在公校把學生『顧好』,就是孩子的常規和功課沒問題就好。可是在私校,你要主動跟家長溝通、要帶孩子比賽,很多事。我剛來(公校)時想帶學生作專題或是網頁設計,同事覺得我好奇怪,學生和家長也不一定領情。」在私校任教三年後轉任公校的林老師,覺得公校與私校是兩個不同世界。


的確,每年至少多花十幾萬送私校的家長,對學校的期待會比公校更多。除了在乎升學表現,更重視學校的教育內容是否「物超所值」:生活管教做得好不好?社團活動多不多元?生涯輔導有沒有落實?有沒有幫助孩子發展特殊專長,協助他在才藝競賽或科展拿到好成績?


此外,還有許多私校會強調對學生的周到照顧。在宜蘭中道高中,住宿生的換洗衣物有專人洗,洗好摺好送回寢室;導師的辦公室就在任教班教室,完全掌握學生狀況;全校學生會在學校吃過晚餐、參加夜間輔導後,七點四十分才放學;新生進到學校每個人還有一個「認輔老師」會特別關心、照顧他。


趨勢下,你想要什麼?高效率學習下,孩子可能過勞


私校生態的轉變,最大的推手是少子化與市場需求。學生愈來愈少、家長想法愈來愈多,私校作為一個對外界環境變動反應靈敏的「教育體」,在這十年生態已經轉變。無論你在抉擇是否念私校的當口,或是已經選擇私校,都該知道:當時間和資源有限,學校每一個作為的背後,都是資源配置的交換與選擇,有所得時亦有所犧牲。


當學校代理家庭責任,供住宿、供晚餐、上課到第九節,這是孩子喜歡的嗎?是你所想要的嗎?當學校強調升學率,在八年級念完國中三年課程,壓縮孩子的學習時間,用一整年複習、考試,這是你認可的學習嗎?


高效率的教與學,也可能造就沒時間思考的老師和沒有學習胃口的學生。「老師被學校和家長壓榨到無法施展抱負,學校就是疲倦的老師教出疲憊的學生。」小孩曾在某明星私小就讀的吳媽媽,後來將孩子轉到公校之後,讓孩子重拾了學習的樂趣。


不論私校或公校,完美的學校並不存在。只有認真了解私校樣貌、衡量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,才有可能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。


 特惠套組│親子天下3月號+2018選擇學校線上特刊

分享

TOP